你敢信吗?就在哈马斯那帮高层围着一张桌子,正琢磨美国总统特朗普扔过来的停火方案时,一场空袭从天而降,直接把谈判桌都给炸飞了。这可不是在拍电影,是真真切切发生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血腥现实。
当时,哈马斯的代表们屁股还没坐热,开会不到一个钟头,一声巨响就撕开了多哈北边的宁静。哈马斯高官加齐·哈马德后来说,那声音他熟得不能再熟了,纯纯的以色列“专属音效”。也是,在加沙的炮火里泡久了,这动静早就刻进骨子里了。
更吓人的是,袭击来得又急又密。前后不到一分钟,整整12枚导弹跟下冰雹似的往下砸,滚滚浓烟瞬间就吞没了夕阳。虽然哈马斯的核心人物命大,最后都跑了出来,但这场袭击还是带走了5名哈马斯成员和1名卡塔尔安全官员的命。
谁掀了桌子
以色列这手操作,简直是把所有人的脸按在地上摩擦。他们炸的不是别人,正是坐在谈判桌前的关键人物。这就好比两家人正商量怎么不打了,其中一家突然就把桌子掀了,还顺手给了对方一巴掌,这哪有半分想谈和的样子?
最有意思的,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反应。当他听说哈马斯的主要目标人物一个都没死时,居然公开说自己“非常不满”。这话刚出口,他马上又往回找补,警告以色列以后不准再对卡塔尔动手。这套操作,怎么看都像一场手忙脚乱的危机公关。
特朗普为什么这么急,其实不难理解。毕竟美国这边刚把调解方案递过去,以色列那边就直接用导弹给否了,这跟当众打美国的脸有什么区别?要是停火谈判彻底黄了,美国在中东的脸面和布局可就全完了,换谁都得急眼。
好大一出双簧戏
但你要是觉得这事儿就这么简单,那就太天真了。有以色列高官私下透露,这次代号“烈焰之巅”的行动,特朗普本人“亲自批准”了。可扭头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又坚称,行动“完全独立”,以色列自个儿扛所有责任。这俩说法南辕北辙,听着倒更像是在唱双簧。
更有说服力的证据,还得看军事层面。美军在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,离袭击地点才35公里,那里部署的可是全球顶尖的“萨德”反导系统和电子战系统。这么个军事堡垒,居然对以色列15架战机,包括F-35I这种隐身战斗机的长途奔袭“毫不知情”,技术上讲,这根本不可能。
唯一的解释就是,美军所谓的“毫不知情”,其实是“选择性失明”。这种“以色列在前边冲,美国在后边兜着”的默契,让美国既收拾了伊朗的代理人,又不用自己下场担风险,算盘打得噼啪响。
骂完就散场了
袭击一发生,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立马在多哈开了个紧急峰会。会上各国代表那叫一个义愤填膺,口径一致地谴责以色列搞“懦弱袭击”。然而,骂声震天响,却没见谁拿出半点实际的反制措施,更别提怎么把谈判继续下去了。这会开得,与其说是峰会,不如说是个大型吐槽现场。
哈马斯倒是硬气得很。加齐·哈马德直接把话挑明了,说美国根本就算不上什么“诚实的中间人”,谁会信一个一边拉架,一边默许盟友搞暗杀的国家?当特朗普威胁说要关注加沙俘虏的待遇时,哈马德更是直接怼了回去:“他吓唬不了我们!”
他还说,俘虏现在的处境这么危险,全都是因为以色列在谈判的时候搞突然袭击。这话也戳破了一个残酷的现实:以色列要是真在乎人质的死活,又怎么会在这节骨眼上,用导弹把和平的希望炸得稀巴烂?
结语
多哈的硝烟总会散去,但它在中东和平进程上炸开的大洞,恐怕很难再补上了。这次袭击,打的不只是哈马斯的一个据点,更是对国际法和外交努力的公然践踏。当调停者的首都都能变成战场,和平又从何谈起?
不管是哈马斯成员、卡塔尔官员,还是加沙地带那些手无寸铁的普通人,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,没有谁愿意永远活在炮火和恐惧里。如果这场闹剧再这么演下去,到头来吃苦的,永远是那些最无辜的生命。
华夏配资网-证券配资官网-我爱配资网-股票新手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